王维建,男,汉族,1977年6月生,陕西绥德人,专科学历。现任铜川安泰(集团)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,系陕西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,铜川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,铜川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,铜川市印台区第八届政协常委,印台区工商联副主席。
“在2011年之前,我对垃圾分类根本没有概念,也根本没想到自己会最后干上这一行,但就是那一个很简单的场景,一下子触动了我,让我重新认识到其实垃圾也是一种资源,只不过放错了位置而已。”17日晚,在参加“两会”的间隙,说起自己一手创建的铜川市安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,39岁的王维建侃侃而谈。
王维建告诉华商报记者,2011年他到香港旅游时,在一个小区的废品回收站看到人们排队将废旧物品分类投放。“到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楚,其中一位老人带着一个小女孩,小女孩可能也就四五岁,在垃圾桶前将一个矿泉水瓶分成瓶盖、瓶身,然后分别放进两个不同的垃圾桶中。”王维建称,当时他一下子被那个场景震惊了,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,就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可回收物品,而且知道怎么分类,可见香港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多么强,再想想我们自己,平时不管是什么垃圾,随手就往小区垃圾桶一扔,根本就没有分类的意识,更谈不上垃圾回收了。“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找到了目标,我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垃圾分类回收。”王维建说。
王维建回到铜川后,他就整天钻在新区的枫林小区、玉泉小区以及铜川两个垃圾掩埋场“翻垃圾”,“当时很多小区居民都觉的我神经有问题,一个大男人没事整天在垃圾桶里翻来翻去,但实际上我是在看居民生活垃圾里有啥东西,哪些可以回收利用,哪些可以做其他的东西。”王维建说,就这样翻了两个月垃圾后,他对居民随手扔掉的垃圾有了自己的想法,垃圾是个宝,没有无用的垃圾,只有放错的资源。
在确定要回收垃圾建立属于自己的再生资源体系后,他自筹资金6800万开始建项目,“但是怎么建又是一个大问题,没有现成的经验,只能靠自己一步步摸索。”王维建说,在自己的再生资源回收基地项目建设上,从选址设计到开工建设,处处都秉承着保护环境、绝不浪费资源的理念。最后花了一年多时间,将印台区印台镇一整座垃圾沟填平,在上面建成了一个现代化园林式企业,有车间、有设备、有厂房、有绿化,真正改变了周边小区域的生态环境。
王维建说,他规划设计的铜川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共分几期,第一期为生产生活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,目前已经开始运作;第二期对全市医疗垃圾的回收处理,最后发展到对厨房餐厨垃圾和工地建筑垃圾的回收。目前生产生活垃圾的回收,主要靠位于各区县、郊区大企业的7个回收聚集中转站和分布在全市的230多个固定回收屋以及300多辆环保流动车进行。
“现在我又倡导成立了一个铜川市绿丝带环保志愿者服务队。让每个人都能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,这应该说是我在垃圾分类环保这条路上的终极梦想。”
2019级环境科学